2016/04/16《了不起的蓋茲比》(The Great Gatsby)
『再多的紙醉金迷也藏不住改編的膚淺與失敗』
《了不起的蓋茲比》描述的是二零年代經濟蓬勃發展的巨大影響與反諷政商名流之間的病態亂象,而在看似極為美好的上流社會,裡頭其實隱藏許多不堪入目的骯髒事物,皆被金光閃閃的錢財與權力所隱蔽。而在這讓人既嚮往又令人退卻的紙醉金迷中,作者費茲傑羅放入了一個極為純真的角色蓋茲比,在他人生看似一帆風順的名山事業,其實只不過是想要滿足心中小小的美國夢,與彼岸的綠燈相擁緊依,重回往日美好。可惜的是,以上所說的就是這部片所做出最大的諷喻論述了,電影《了不起的蓋茲比》與原著相差甚異的部分非常多,包括尼克所自我解讀的「旁觀者清」,在這部改編作品中顯得蕩然無存,更激進的表現手法讓尼克簡直是比任何一個角色還要來得是為當局者迷且自不清。
電影《了不起的蓋茲比》對於許多角色的著墨也不甚多,包括在原著中尼克與卓丹的相戀、湯姆與尼克在葬禮之後的處事態度,和葬禮後碩大房屋而空無一人的哀戚情感等等,諸多對於人性和社會諷刺的描述,在改編之後完全隻字不提,反倒是在蓋茲比對於自身愛情的引頸期盼與窮追猛打不斷的做出無意義的延伸。導演不僅捨棄了原著中許多更有意義的細節,且不斷加入改編者自身對於蓋茲比的想法,將蓋茲比這個角色在原著中所給人的模糊美感完全抹去,用極其霸道的方式把角色背景設定的十分明白,明白到讓角色變得平凡到無趣了極點。光是導演對於蓋茲比背景的處理,就讓我十分明瞭這部電影將不會超越原著,甚至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根本配不上原著,充其量只能說是擺著原著骨架,然後自顧自的大量改造的作品罷了。
選角的部分倒是大出我意料之外的好,凱莉墨里根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兩人極為精確的演繹出黛西與蓋茲比重逢的尷尬和喜悅、對於改變未來的嚮往和遲疑,直到電影末的悲劇收場,簡直把小說裡的種種描述完整呈現。然而尼克卡洛威的選角讓我無法評斷其好或不好,由第一代蜘蛛人陶比麥奎爾飾演的尼克,個人認為陶比將原著中尼克旁觀者的角色改編成既當局者迷又帶有一絲旁觀者清的樣貌並非完全是失敗的,反而更能呈現尼克此等地位人士與上流社會沾不上邊的突兀感,就算自稱自己已經酩酊大醉,很能融入紐約的糜爛派對,但仍然像個小甘草人物般在不屬於自己的生活中迷惘亂竄,日子久了就會受不了而離開醉醺醺的世界。
猶記得當初看完費茲傑羅所著的《了不起的蓋茲比》,心裡著實鬱悶了許多日子,對於書中裡頭對於現實社會的警示與諷刺十分著迷,許多文字在心中久之不去。而看完2013年的改編作品之後,心中又泛起這股異樣感覺,但心裡不斷迴蕩的並非是劇情所帶給觀眾的震撼,而是配樂的感染力之強,即使我對於劇情的描述有諸多不接受之處,但隨著音樂的渲染之下,當初對於《了不起的蓋茲比》的感動又再次浮現,尤其是最後尼克在蓋茲比字樣上方加註的“The Great”,搭配音樂漫悠悠的淡化消失,即使我對於導演的諸多改編頗不以為然,但仍認為這樣的結尾堪稱神來之筆,也算是我對這部電影較喜歡的少數部分。
電影《了不起的蓋茲比》無疑是一部將藝術性質極高的原著轉往極度商業化的賣卡司與場面之普通的改編作品,對於人性醜陋面與社會紛亂的諷喻處理的並不成功,淺淡的故事推展讓每一個衝突點皆無法撼動人心,而故事整體的衝擊性也大為降低,算是這部電影非常可惜的部分,唯一比較值得稱頌讚揚就是配樂的渲染力之足和畫面的豐富絢麗罷了。然而,即使再多的紙醉金迷,也藏不住金玉其外之下的敗絮其內。
- See more at: 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94270#sthash.3NvfaQ70.dpuf